额尔古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院神内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秋季 [复制链接]

1#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特点。秋季干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容易产生口干、口渴、咳嗽、痰少的症状。因此,糖尿病患者更需要注意秋季养生。


  糖尿病人要注意心理调节


  白露过后,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自然界草枯叶落,花木凋零,往往使人触景生情,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垂暮之感,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认为这些情绪变化极不利于病体的康复,甚至会使糖尿病病情恶化。糖尿病患者在度过盛夏这个相对稳定期后,血糖也像气候那样变化无常。因此,如何做好秋季的保健与保养,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关系到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并为顺利度过冬季打好良好的基础。


  为了减缓秋季对人心理上带来的不良反应,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要害在于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定。秋季虽有萧瑟之感,但也是金风送爽、硕果累累之季。病人要以哲人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季节交替。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可以和家人一道登高远眺,饱览胜景,使心旷神怡,情绪稳定。患者也可静思收获之喜悦,增加乐观的情绪,切莫因疾病而忧郁生火,加重病情。平时培养广泛的爱好,如养花、绘画、下棋、垂钓等,均有助于情绪的调节,有利于血糖的稳定。


  糖尿病人宜吃西芹炒百合


  秋天风大雨水较少,是燥气当令的季节。糖尿病患者多为阴虚燥热之证,对秋燥的反应更为明显,应注重预防秋燥。方法是常喝开水、淡茶、豆浆、牛奶等流质,少量多次,以养阴润燥。秋燥最易伤人的津液,多数蔬菜性质寒凉,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之功;蔬菜含的大量水分,能补充人体的津液,蔬菜富含维生素c、B及无机盐、纤维素,可改善燥气对人造成的不良影响。


  “秋季,糖尿病患者应该从饮食和运动方面调节,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刘学兰主任医师介绍,糖尿病患者秋季应该少吃辛辣的食物,如韭菜、大蒜、葱、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因此,为了安度秋季,最好少吃或不吃此类食物。因为辛辣的食物伤阴,会使患者体内阴液缺乏,导致糖尿病的症状加重。而应多食用滋补、润肾之品。


  清淡的饮食中,推荐的一道菜是西芹炒百合。因为百合有润肺的功效,可以缓解秋燥,而西芹可以通便,经常食用会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对于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还可以吃一些银耳雪梨粥,也有不错的效果。


  还建议糖尿病患者秋天可购买一些天冬、麦冬、枸杞等中药,用80℃水冲泡。或者,服用一些冬虫夏草制成的中成药,如金水宝胶囊、百令胶囊等,也可以达到一定养生的效果。


  吃水果时,血糖控制好的病人可以吃一些含糖量低的水果。比如火龙果、木瓜、猕猴桃等。不建议食用葡萄、提子、桂圆、石榴等含糖量高的水果。血糖高的患者,不建议吃任何水果。


  此外,在节日聚餐时,糖尿病患者应控制饮食,避免血糖升高。


  糖尿病人避免过度发汗


  提倡糖尿病患者适当运动,因为运动可以降低血糖。但是,刘学兰主任提醒糖尿病患者,秋季运动与其他季节有不同的地方。


  秋风属燥,糖尿病患者在户外运动要注意气温和天气变化,避免感冒和呼吸道感染。在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同时,可以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避免过敏。抵抗力弱的患者,可以戴上口罩。糖尿病患者秋季运动时要避免过度发汗,因为发汗容易使肌肤的抵抗力下降,秋风一吹,容易感冒。在运动结束后,不要洗凉水澡,应用温水冲洗,并尽快擦干身上的水滴,注意保暖。


  同时。建议糖尿病患者在睡觉前,可以按摩双足底的涌泉穴10到15分钟,不仅可以改善睡眠,还可以防止阴液丢失,减轻糖尿病秋季的症状。


  此外,提醒糖尿病患者,秋季应该注意皮肤的保养,因为秋季干燥,糖尿病患更容易皮肤瘙痒,皮肤一旦损伤不易愈合。因此,她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一些补水的化妆品或中药膏剂外敷,避免皮肤因缺水而瘙痒。糖尿病患者的皮肤一旦破损,就要尽快就医。


  糖尿病患者应正确理解“春捂秋冻”


  “春捂秋冻”是我国传统的衣着方式,是指秋季不要过早、过多地加衣,让机体抗冷功能得到锻炼,增强御寒的能力,能够防治感冒及其它疾病的发生。但实行起来也应有个“度”,如衣服的添加与否,应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决定,以自己感觉不过于严寒为准。


  初秋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有“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糖尿病患者应多备几件秋装,做到酌情增减。特别是老年患者机体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较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应及时增减衣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