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书来书往敦煌莫高窟 [复制链接]

1#
白颠疯图         http://m.39.net/pf/a_6450486.html

石窟雕塑奇观

(一)

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供僧侣们修行使用,中国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多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

敦煌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敦煌莫高窟

风格衍变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一直以精美的壁画和形象的塑像闻名于世,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它位于河西走廊西端,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千年凿窟造像和不断修绘,形成了南北全长约1.6千米的宏大石窟群。

莫高窟现存洞窟、壁画、彩塑,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莫高窟南北长约1.6千米,上下排列5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

莫高窟外景01南北朝时期莫高窟南北朝时期首开莫高窟,窟形主要是禅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养人等。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壁画前期多以土红色为底色,再以青绿褚白等颜色敷彩,色调热烈浓重,线条纯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的风貌。释迦牟尼塑像

典型洞窟有第窟、第窟、第窟、第窟等。如第石窟北魏时代的释迦牟尼塑像,巍然端坐,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保留着犍陀罗样式。

敦煌莫高窟早期洞窟和洞窟中的壁画,可以说明外来宗教艺术对于直接描写生活的传统绘画的影响。

尸毗王本生故事图02隋唐时期圆塑

隋唐时期莫高窟迅速发展,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满,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空前的水平。

服侍菩萨像

如中唐时期制作的第79窟服侍菩萨像中的样式,上身裸露,做半跪坐式。塑像头上合拢的两片螺圆发髻,是唐代平民的发式。脸庞、肢体的肌肉圆润,施以粉彩,肤色白净,表情随和温存。虽然眉宇间仍点了一颗印度式红痣,却更像生活中的真人。

飞天

整个唐代,大约余年,这个时期的敦煌飞天在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印度飞天的成分,融合西域、中原飞天的成就,发展创作出了自己的特色。

03五代和宋时期多窟

五代和宋时期莫高窟走到极致,这一时期敦煌莫高窟存留下来的有多窟,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坛窟和殿堂窟。

晚唐风格

塑像和壁画都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显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这一时期供养人像画大量出现,内容也很丰富。

五台山图

这一时期的典型洞窟有第61窟和第98窟等,其中第61窟的地图《五台山图》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画,高5米,长13.5米,绘出了山西五台山周边的山川形胜、城池寺院、亭台楼阁等,堪称恢宏壮观。

这一时期的典型洞窟有第61窟和第98窟等,其中第61窟的地图《五台山图》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画,高5米,长13.5米,绘出了山西五台山周边的山川形胜、城池寺院、亭台楼阁等,堪称恢宏壮观。

04西夏和元

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从五代至元代,大约余年,这一时期的敦煌飞天继承唐代余风,图形动态上无所创新,逐步走向公式化,已无隋代时创新多变和唐代时的进取奋发精神。飞天的艺术水平和风格特点虽有不同,但一代不如一代,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艺术生命。

思考探究

有研究认为敦煌画师的来源主要有四种:

首先是来自西域的民间画师;第二是朝廷的高级官吏获罪流放敦煌时携带的私人画;第三是高薪聘请的中原绘画高手;第四是来自五代时期官办敦煌画院的画师。

敦煌莫高窟壁画堪称世界一绝,那么究竟是谁绘成了这些堪称世界艺术瑰宝的敦煌壁画呢?这一问题的答案至今仍扑朔迷离。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