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名为“回到敦煌”的大型系列公益画展,在甘肃省敦煌市的敦煌画院开幕。展览共展出特殊教育学校——杭州市上城区杨绫子学校学生绘画的近60幅壁画油画。此次公益画展的举办,让人们通过特殊孩子的绘画作品,走近自闭症群体,与他们进行心灵沟通和交流。
来自星星的孩子
8月13日,杭州市杨绫子学校学生黄太阳在敦煌莫高窟度过了特别的一天。他站在敦煌壁画前,用手比划着四周那些被上千年时间浸润过的历史。回去后,这位19岁的小男生,将拿起画笔,用独特的方式跟大家交流着他眼中的“敦煌”。
黄太阳是杭州市杨绫子学校的一名高二学生,在外人眼中,他是一位不爱说话的自闭症孩子。可如果你看过他的画,就会明白,他很能“说”。大胆的色彩搭配、萌趣动人的画风,是他个人世界的“语音”,由此创作而成的一幅幅画作,是他与外界沟通的“语言”。
还有很多像黄太阳一样的自闭症学生,他们用习惯用画笔向世界表达自己。他们有个特别的昵称——来自星星的孩子,平时生活在自己的“星球”中,但在拿起画笔的那一刻,仿佛接通了地球那头的信号,画笔下那一幅幅被称为“星星的画语”的画作,是人们潜入他们世界中的隧道。
黄太阳在近几年间,完成了近50幅以敦煌壁画为题材的油画。本次画展,现场集中展示了60多幅黄太阳画笔下全部的敦煌油画作品,以及来自杭州市杨绫子学校自闭症学生的画作。
回到敦煌,回到原点
敦煌,地如其名,在东汉应邵注的《汉书》中对其解释道:“敦,大也。煌,盛也。”敦煌的盛大源于汉王朝丝绸之路的开辟,在这条东西方经贸交易的黄金带上,敦煌占据了“宇宙中心”,即使周围是一片沙漠戈壁,但仍难掩其彼时繁茂的气场。
作为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敦煌糅合了两方水土的基因,不同的文明在这里融合、扎根、发展。如今,曾经的“经济中心”已成过去,但留存下来的敦煌艺术还印刻着那时的辉煌。
在文化学者、著名书法家陆一飞先生眼中,回到敦煌,即意味着回到“心性艺术”的原点。而陆一飞眼中的“心性艺术”,在以黄太阳为代表的自闭症学生这儿找到了安放之处。他们遵从自己的内心,用画笔向这个世界倾诉他们的心声。
文化学者、著名书法家陆一飞
“这次回到敦煌,是把黄太阳画笔下以敦煌壁画为元素的油画带回敦煌;带着这位从没见过敦煌的孩子进入莫高窟;大家一起回到敦煌,回到原点,共同探讨‘心性艺术’。”陆一飞说。当黄太阳心中那片不被世俗打扰的净土中,闯进这段凝固着华夏光辉岁月的“敦煌”时,这两个位于不同时间轴的“原点”,在同一空间相遇了。在他的画笔下,敦煌壁画褪去了往日的严肃,换上了天真烂漫的滤镜,孩童般的“心性”一览无余。
敦煌,大家说
开幕式过后,现场举办了一场以“回到敦煌”为主题的论坛。在参观完画展现场后,敦煌市副市长成兆文用“震撼”两字来形容,“希望通过以杭州杨绫子学校学生为代表的一批特殊孩子的手,牵起来自社会各界力量,推动敦煌文化,中国文化。”成兆文说。
敦煌市副市长成兆文
杭州市杨绫子学校校长俞林亚在论坛上,跟在场嘉宾分享了杭州杨绫子学校和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作为亲历者,她认为对自闭症学生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启迪他们的心智、发掘他们的潜能,支持他们过上充实、快乐、有质量的生活,而艺术教育有助于促进这些特殊孩子的沟通和表达。
杭州市杨绫子学校校长俞林亚
“这次的画展给了特殊孩子自信,让他们有机会向社会展示自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此类平台的搭建,打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给更多特殊孩子表达自我的机会,让他们的家庭看到希望,也让更多人看到这些孩子的潜能。”俞林亚说。往期精彩回顾
●上城成立垃圾分类红色联盟!15.4万户家庭同做这件事!
●一场全城竞赛活动明日开启!谁是上城“学习之星”?
●39年修鞋不涨价,这位上城阿姨获评省级诚实守信模范!
来源:上城教育
编辑:阿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