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亚欧民族大迁徙 [复制链接]

1#
西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1226/4317321.html

公元前1世纪在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同时出现了两位雄心勃勃的帝王:中国的汉武帝刘彻和罗马的凯撒大帝,他们都对开疆拓土具有浓厚的兴趣——汉武帝派兵远征匈奴,遣张骞出使西域;凯撒则征服了高卢和不列颠。这两次开疆拓土的远征分别被记载在《史记》和《高卢战记》中,与此同时这两部著作都记载了作为对手的匈奴人和日耳曼人的剽悍善战。

在人类文明的古典时代像匈奴和日耳曼这种游牧渔猎部族出于自身经济的脆弱性往往会以劫掠相对富庶的农耕民族维持生计,当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处于全盛时期自然有实力应对偶发性的劫掠行为。但在公元3世纪之后东西方两大帝国同时出现中衰的迹象,之后两大帝国都不同程度受到蛮族的侵袭——在中国这被称之为“五胡乱华”,在罗马被称之为“蛮族入侵”。

汉朝和匈奴曾碰撞出人类古典文明时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巅峰对决:公元前年汉高祖刘邦率领的32万大军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在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马铺山)七天七夜不得脱身。也许是因为白登之围的教训太过深刻,以致于在此后的六十余年间汉朝始终处于被匈奴压制的状态,直到公元年汉武帝刘彻以马邑之谋揭开了汉朝对匈奴战略反击的历史序幕。汉匈战争前后历经余年:即使在汉武帝死后汉匈之间仍不时爆发冲突。

匈奴在汉朝的持续打击下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基本维持着与汉朝相对友好的关系,然而北匈奴依然与汉朝处于敌对状态。到了东汉永元二年(90年)汉将窦宪、耿秉各领四千骑,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余出征北匈奴窦宪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今外蒙古额布根山)。窦宪、耿秉乘胜追击,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多公里),出鸡鹿塞(内蒙古磴口县西北七十公里)。

与此同时南匈奴单于走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出稠阳塞(今固阳),三军在涿邪山会师,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至达和渠北醍海(屠申海)。此战中汉军与南匈奴、乌桓、羌胡组成的联军杀死北匈奴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战后汉军登上燕然山(今外蒙古杭爱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永元三年(公元91年)窦宪派兵再次出击,出塞五千里进攻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破北匈奴单于主力,斩名王以下五千余人,俘虏北单于皇太后,北单于仓皇逃窜不知所终。

此后北匈奴就从中国的史籍中失去了踪影,关于北匈奴的去向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随着近代中外历史文化交流以及新的考古发现才逐渐勾画出北匈奴西迁的大致路径。公元91年北单于战败后率残部西逃至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国,在其立足后仍出没于天山南北。公元年北匈奴攻陷了伊吾(今新疆哈密),杀死了汉将索班。东汉朝廷为了对付西域的北匈奴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屯兵柳中(今新疆吐鲁番一带)。

班勇于公元年、年两次击败北匈奴,西域的局势开始稳定。在班勇离职后北匈奴势力又重新抬头,汉将斐岑于年率军击毙北匈奴呼衍王于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公元年汉将司马达率汉军出击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击败北匈奴呼衍王。呼衍王率北匈奴部众又向西撤退,拉开了第二次西迁的序幕。锡尔河是中亚的内陆河,流经今天的乌兹别克、哈萨克等国,注入咸海。在汉时这里是康居国。北匈奴在西域遭到汉朝的反击,已无法立足。

大约在年左右北匈奴的一部分又开始了西迁,来到了锡尔河流域的康居国。不过这批迁徙到康居故地的北匈奴后裔很快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直到公元年左右一支名为匈人的部族灭掉了顿河东岸的阿兰国,当地人只知道只是一支来自亚洲的黄种游牧民族。不过关于迁徙到欧洲的匈人是不是北匈奴后裔史学界一直有争议。匈奴本身就是一个囊括了草原上众多部族的联盟,而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根据目前所知的考古证据只能大略推断出欧洲匈人应该是来自北亚草原的一支游牧民族,至于其和北匈奴嫡系之间的血缘究竟多近多远那就只有天知道了,至少目前史学界对此是没统一的说法的。我们能确定的另一件事就是:无论欧洲匈人与匈奴嫡系有何关系,但匈人西迁的确深刻影响了整个亚欧大陆的历史进程。当匈人刚一踏上欧洲的土地就灭掉了顿河东岸的阿兰国。年匈人向黑海沿岸的东哥特人发起进攻。

受到匈人威胁的东哥特向西逃到西哥特人的地盘并和西哥特人组成联军。东、西哥特联军在德涅斯特河(流经今天的乌克兰和摩尔多瓦)摆下军阵,准备迎击匈奴,而匈奴人则趁夜晚偷偷从德涅斯特河上游渡河,然后抄袭哥特人的军阵背后。被匈人击败的哥特人渡过多瑙河定居于罗马帝国北部。除了哥特人之外其他的日耳曼、斯拉夫蛮族纷纷在匈人的战略压力下逃到罗马帝国境内躲避。公元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农村枯竭、城市衰落、内战连绵、帝国财政全面崩溃。

匈奴西迁就像是推倒了一块多米诺骨牌,此后亚欧大陆诸民族就如潮水一般不断西迁。在一开始日耳曼各部族是在匈奴的逼迫下进入罗马帝国境内,请求以同盟者的身份定居罗马领土。然而罗马官吏却对他们不断进行压榨,甚至将他们掠卖为奴。公元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日耳曼西哥特部族的首领阿拉里克利用罗马帝国分裂之机率部起义攻陷了号称永不陷落的罗马城,随后又向高卢和西班牙进军并在这里建立了西哥特王国。

公元年汪达尔人、苏维汇人和阿兰人一道涌入高卢,经过数年的劫掠后又进入西班牙。苏维汇人占据了今天的葡萄牙以及西班牙西北部;汪达尔人则和阿兰人越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北非。年汪达尔人占领罗马帝国在北非的首府迦太基,年更是渡过地中海攻陷罗马城。而迫使日耳曼各部西迁的匈人也在阿提拉单于的统率下大举向欧洲扩张,在这位上帝之鞭的打击下西罗马帝国走向了最终的崩溃。

公元年匈人首领卢加单于去世,他的两个侄儿阿提拉和布列达共同继承王位,各掌管一部分领土。两位单于即位不久便发动了对东罗马帝国的战争,要求东罗马皇帝交出匈人的叛逆,还要年贡翻番,由磅黄金上涨到磅黄金,东罗马皇帝受武力胁迫,只得答应。年布列达单于神秘遇刺,阿提拉成为了匈人帝国唯一的单于。阿提拉独掌大权后马上就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在北欧和东欧盎格鲁撒克逊人为躲避匈人而逃亡英伦三岛。

一时间许多日耳曼和斯拉夫人的部族被迫臣服于匈人。在巩固了东方和北方后阿提拉大单于在公元年大举进犯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军队接连战败,匈人的骑兵一直深入到达达尼尔海峡和希腊的温泉关,严重威胁到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安全,东罗马帝国皇帝被迫求和,双方在年签定和约,东罗马除了马上向匈奴支付赔款镑黄金,年贡也由磅黄金涨到磅黄金。

至此阿提拉的帝国东起里海,西至莱茵河,北到北海,南到黑海,将今天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德意志、波兰、匈牙利等地尽数收入囊中。接下来阿提拉又把进一步扩张的目光锁定在了西罗马帝国。年阿提拉派使者来到罗马,要求娶西罗马皇帝的妹妹荷诺利亚公主为妻,同时要求西罗马帝国拿一半的国土作为嫁妆。西罗马方面自然无法接受如此苛刻的要求,于是双方随即爆发了战争:阿提拉集结了匈人骑兵以及臣服于他的斯拉夫、日耳曼各部族的军队50万渡过莱茵河。

他们向西罗马统治下的高卢地区(今法国)发动进攻。高卢的城市就如同草原上猎物一样被匈人一个接一个地摧毁,最终阿提拉的大军兵临奥尔良城下。在这里阿提拉遇到了自己的克星埃提乌斯。埃提乌斯是罗马人与汪达尔人的混血,他于公元年作为罗马方面的质子来到了匈人的王庭,与此同时当时的匈人王庭也向罗马方面派出了质子——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后来的匈人单于阿提拉。埃提乌斯在作为人质生活期间近距离接触观察了匈人的一切情况。

埃提乌斯不仅熟知匈人的内部情况,而且和匈人内部的实权派人物打得火热。卢加单于执政时期埃提乌斯曾两次借得匈人的军队用以平定西罗马的内乱。后来阿提拉在位时埃提乌斯又三借匈人军队用以征讨西哥特人、勃艮底人等蛮族。朋友间的争斗往往没有胜利可言,他们彼此熟悉,常常在对方进行下一步的行动之前就预先做好准备,每一次的较量都是真正的较量,几无意外可言。而埃提乌斯和阿提拉这对昔日的密友各自麾下的军队都是由当世最强大的士兵组成:罗马人和匈人。

与此同时双方也都各自拉拢了部分日耳曼蛮族。此次会战双方损失惨重:西哥特王提奥多里克一世战死,结果是匈人被赶到莱茵河以东。阿提拉并没有因此接受教训,而是于次年领兵避开高卢,翻越阿尔卑斯山脉攻入意大利北部。也许是对阿提拉入侵的恐怖记忆犹新,欧洲人给他送上了“上帝之鞭”的称号。匈人攻占了重镇阿奎莱亚,挥师直捣帝国的首都罗马城。西罗马皇帝万分惊恐,只得派罗马教皇利奥一世与匈人议和。

恰在此时匈人军中突发瘟疫,而东罗马帝国的援军也快到达罗马城,因此阿提拉便答应议和,但在撤军前仍扬言:如果西罗马皇帝不把他的妹妹荷诺利亚公主给自己送过来,他还会来攻打西罗马。就这样罗马人眼睁睁地看着匈人满载着抢夺来的财物扬长而去,只留下意大利北部的一片废墟。就在阿提拉撤军不久他就神秘死亡,而他的对手埃提乌斯也在罗马内部的政治斗争中被充满猜忌的皇帝杀死。阿提拉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大单于之位,打起了内战。

公元年东哥特、吉皮底人组成联军在匈牙利打败了匈人,迫使其退到南俄罗斯草原。公元年阿提拉的一个儿子妄图重建匈人帝国,发动了对多瑙河流域的东哥特人战争,然而却遭到失败。年阿提拉的儿子又发动了对东罗马帝国的战争,结果自己战死沙场,从此匈人逐渐沉寂了下去,直至被历史彻底遗忘。尽管西罗马帝国同日耳曼各部组成联军阻击了匈奴人的扩张,但此后的西罗马帝国彻底一蹶不振。

日耳曼各部如潮水般涌入瓜分了西罗马帝国的领土:勃艮第人在五世纪从东北欧迁徙到高卢东南部定居;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则乘罗马军队从不列颠撤回本土防守之际攻入不列颠岛,驱逐了当地的凯尔特人,迫使凯尔特人进入威尔士、苏格兰和布列塔尼等地。此时西罗马皇帝甚至已放弃了光荣的罗马城,转而龟缩在意大利北部的拉文纳小城,由日耳曼雇佣军首领操纵其废立。公元年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奥多维克废黜西罗马末代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

随即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之上诞生了一系列日耳曼国家:西哥特人在高卢西南部和西班牙地区建立了西哥特王国;汪达尔人渡海到达北非;东哥特人占据了意大利半岛和西西里岛;法兰克人更是曾一度建立地跨今天的德、法、意等国的帝国,此后从这一帝国解体而来的德、法、意三国都是当今欧洲的大国;盎格鲁撒克逊人渡海到达不列颠岛,成为今天英国人的直系祖先。至此欧洲由罗马帝国的统一盛世转变为小邦林立的中世纪,事实上当今很多欧洲国家的历史都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

当欧洲的匈人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相继灭亡之时一部分西迁的匈奴人与中亚部族混合后逐渐形成了被称为白匈奴的嚈哒人。公元四到五世纪时嚈哒人侵占了印度部分地区,灭亡了繁盛一时的笈多帝国,在印度称霸了一个多世纪。白匈奴还曾一度攻入波斯萨珊王朝,后来波斯人联合阿尔泰山新兴的突厥人才将白匈奴击垮。突厥原本是为柔然人锻打铁器的奴隶。柔然人鼎盛时期统治着今蒙古国全境、俄罗斯联邦贝加尔湖地区,西面可达阿尔泰山西麓,东面至额尔古纳河西岸地区。

柔然汗国的核心区在如今的蒙古国,有时汗国向西势力可达古代西域即今中亚和中国新疆,向南势力可达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北部一带。而鲜卑拓跋部在入主中原后日益汉化,形成了鲜卑与汉混血的北魏王朝。随着北魏由游牧民族过渡为定居农耕民族,草原上新兴的柔然部族将其锁定为自己的劫掠目标,对此北魏境内的汉人与鲜卑人进行了坚决地抵制。柔然在和北魏长期征战后日益衰落,突厥人乘机将其击败,柔然人不得不像匈奴一样西迁并以阿瓦尔人之名出现在欧洲的历史典籍中。

大约在公元年左右中国北方的大草原上一个名叫步落稽的部落与西迁的匈奴人一起来到欧洲伏尔加河西岸的干草原。大约在年他们开始定居在亚速海北部与东部的一个弧形地带,他们被欧洲人称为保加尔人。公元6世纪保加尔人在首领库姆拉特汗率领下从黑海北岸、北高加索地区迁移到默西亚,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同也正向这一带迁徙的斯拉夫人逐渐融合形成了后来的保加利亚人。保加利亚的历史由此开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