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空调季末大盘点
都说“一层秋雨一层凉”,立秋过后的雨水浇灭了人们购买空调的热情,2004年度重庆空调市场的角逐进入收官阶段。2004对于空调业来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一年,品牌进一步集中,强者更强、弱者淡出的情势越来越明朗。在空调季末盘点之际,走访了四大卖场与空调一线品牌,依据厂家提供的数据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向本报提供的一份“重庆市居民空调使用状况”调查报告,总结出今年重庆空调市场的五大特征:
市场渗透率高,需求依然旺盛
调查显示,目前空调在重庆市的家庭普及率高达88.7%。在拥有空调的家庭中,约66.7%的家庭每户拥有空调1-2台,同时有约10.6%的家庭每户拥有四台及以上的空调。
然而在如此高的家庭普及率下,重庆市的空调市场仍未饱和。在调查中,有约六成的居民表示打算(再)购买空调。
品牌传统格局仍未突破
从各大卖场提供的数据中发现,今年格力、美的、海尔等一线品牌继续扩大着市场份额,一直以来的传统品牌格局依然如故,而空调市场的寡头竞争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在新生代的调查报告中显示,重庆格力和美的两大空调专业制造商的市场渗透率远远超过其他品牌,分别达到43.0%和25.3%。同时,海尔作为综合性的家电制造商,尽管其市场渗透率不如专业性的空调厂商,但是市场潜力可观,有约35.2%的居民今后可能购买海尔空调。
虽然年初与国美不欢而散,但凭借“专业化”的“撒手锏”,格力开设大量专卖店,依然没有浪费自己的品牌拉力。格力市场推广部部长李强告诉,今年格力在重庆的销量接近40万套,其中在大卖场卖出去的货仅占总量的25%,其余的空调都是由经销商和专卖店销售出去的。
美的一直坚持规模最大化的适当利润原则,在“电荒”之年将健康和节能概念进行到底,其在一线品牌中的价格优势不容小觑。据美的空调重庆负责人介绍,美的今年的销量在16万套左右,金额3.5个亿,预计占整个重庆空调市场销量的20%。
而海尔大打“健康牌”与“节能牌”,先把氧吧空调升级到氧吧除菌光空调,再推出最省电的高效氧吧变频王空调,销售额也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电荒”掀起节能风
在国内遭遇20年来最严峻的“电荒”考验时刻,节能概念成为一大发展方向。调查显示,7-9月,重庆市约半数以上的空调用户每天使用空调达7小时以上,同时有半数以上的用户平均每月用电量达150度以上。
如此一来,“节能”这两个字自然经常贯穿于空调型号的选择过程中。国美一空调销售员告诉,今年他最常听到的问题就是:“这台空调省电吗?”。
在苏宁电器了解到,今年苏宁售出的空调里,有40%以上都是有节能概念的;而商社电器空调经理称,今年消费者都比较注重买节能产品,而且主要以中高端产品为主。美的空调负责人告诉,在2004年销售的空调中,健康与节能空调的比例占到了50%-65%。而在海尔,节能空调的销售比例也达到了30%。
调查报告显示重庆居民购买空调最关心的几个因素中,“耗电少”高居榜首(见表二)。
全国连锁冲击本地企业
随着国美、苏宁两家全国连锁企业进驻重庆,在空调销售中与商社、重百四分天下的格局已经形成。
作为重庆本地连锁企业,商社电器和重百电器依然受到大部分重庆人的信赖。据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老用户家里的空调(使用时间在5年以上)都是到重百和商社购买的,而今年也有将近70%的用户所使用的空调购自这两个本地卖场。
调查还显示,新用户(使用时间在2年以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26.6%)使用的空调购自国美、苏宁电器。虽然目前本地连锁凭借多年的品牌信任赢得了更多消费者,但在预期购买指数上,国美、苏宁两家全国连锁企业更具优势。
如表三所示:多数用户今后再次购买空调时更倾向于选择到国美电器(33.3%)进行购买,而选择到苏宁电器购买的比例与选择商社电器、重百电器的比例不相上下。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们有理由相信,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全国大型电器经销商还将进一步抢占重庆市场,给本地经销商带来更多挑战。
淡季不淡
旺季不旺
苏宁电器总经理告诉,按照以往的销售经验,空调销售走势随着季节的更迭呈波浪状曲线,每年4-7月是销售高峰,可以占全年销售的百分之七八十,而在其他时间空调的销售就基本陷入停滞状态。
然而今年空调销售的淡旺季区分却不太明显。据重百营运总监张涛介绍,今年重百电器空调销售相对平缓,预计淡季与旺季的销售量将各占50%。而国美的空调在3月促销、5月黄金周和6月都卖得不错,因此到7、8月最热的时候,也没有很大的出货量。
“像往年人潮涌动、疯狂抢购空调的场面今后很难看到了,”苏宁电器负责人说,如今,消费者的消费心态日趋成熟,空调器的季节销售曲线正在逐步趋于平稳,消费者对空调产品的购买动机发生了变化。空调已由奢侈品空调转变为城市家庭日常的用品,人们会在购房、结婚、节日等时间随时进行购买。
2005年空调走势预测
2004年的空调战场硝烟已经散去,2005年的空调布阵正在紧张进行。据业内专家分析,明年的空调走势大概会呈现以下三个特征:
品牌竞争进一步加剧
今年空调行业前十位品牌占据近90%的市场份额,全国空调市场中的品牌近100个,能够在主流渠道流通的品牌不到30个。而预计明年,能够在主流渠道流通的空调品牌将不会超过15家。
2005年,商家为了减少经营风险,增强对其所推广品牌的支持力度,会更多地选择一些大的空调品牌。
中央空调粉墨登场
近年来,房地产的迅速发展,催生了中央空调这块大蛋糕,并不是仅仅因为市场容量大,而是利润高得看不到底。
目前,我国家用中央空调的使用率仅占空调行业的5%左右。虽然目前该比例仍然较低,但据了解,这个数字正在以每年18%-25%的速度增长,中央空调今后几年的市场容量更是高达500多亿元。
2005年,商务空调和中小型中央空调将大行其道,而许多家用空调经销商会因为巨额利润转向中央空调的经营。
小型厂家加快转型
面临压缩机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家用空调进入微利时代。激烈的竞争,要么加速小型空调厂家的死亡,要么加速其转型。
预计2005年,更多的小型空调经销商将转型生产其它家电类产品,或者进入服务业、房地产业等其它领域。
2004重庆空调重要事件回顾
2月14日,海尔空调推出中低端空调,向低端的普及产品群探底,高中低三条产品线构建完成。
3月10日,国美打出“反季节销售”旗帜,引爆重庆今夏首轮空调大战。
4月18日,格力电器重庆空调生产基地二期工程竣工,中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空调生产基地建成。
4月15日,重庆家电协会评选出十佳空调。
4月10日-5月10日,重百、商社首次公开联手空调促销,抢先“冰冻”解放碑,展现两大本土家电巨头的实力。
6月7日-14日,苏宁提出“2小时安装到位”承诺,打破空调安装时间极限。
8月28日,重庆美的工业园在茶园新城区正式破土动工,打造中西部最大的家电、机械设备及配套产业制造基地。
新生代与本报结成战略同盟
本报讯新生代拥有中国最大的在线调查平台,可实现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快速运营。它在全国三十个城市中各选择一家媒体作为合作对象,本报是其在重庆惟一一家合作的媒体。
2004年7月,《重庆商报》和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建立了在线调查领域的战略同盟关系,试图借助在线调查,研究读者需求,优化报纸的内容构造,并发现报纸的广告价值,以为客户创造更好的价值。
本报使用的重庆居民家用空调使用状况的调查数据,就是以新生代发出的1200份问卷调查(最终有效问卷为500份)为基础得出的结论。
重庆首次举办中央空调采购会
本报讯近日,从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传来消息,“中国(重庆)暖通、制冷空调行业专业采购会”的筹备工作已经在重庆展开。这个由地方政府与行业协会(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重庆市经委、重庆市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举办的中央空调采购会,将在近期举办。
据了解,此次采购会以前只在北京、上海、广州定期举办,此次选址重庆,也是被重庆中央空调市场的巨大潜力所吸引。制冷协会负责人声称,重庆正以良好的政策与特殊的气候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央制冷空调行业内的主机厂家前来重庆建厂投资。此次采购会将会成为许多主机厂商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更进一步理顺采购渠道、完善自身配套体系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