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元先借给你……”看着小女孩儿手上灰蓝的“元”,韩建华不敢相信,他们之间仅说过一句话,就在前1分钟。
“你看到我的包了吗?”年的8月,刚上大三的韩建华独自一人从西安到新疆乌鲁木齐游玩,返程的的途中在敦煌火车站候车,候车室里,韩建华打了个盹,睁开眼发现自己随身的包不见了,钱、车票、衣服都没有了。韩建华着急地询问了身边的小女孩于丽霞。于丽霞是华山中学高二的学生,暑假将要结束,她从敦煌坐火车返校。“没有呀,有名男士从这里走过,但是没有太在意。”于丽霞回答。年,元,是一个刚入职老师一个月的工资,是一个学生一学期的生活费。于丽霞没有犹豫,从口袋里掏出来,递给了他。“当时也没想太多,因为年纪相仿,别人有困难,而我刚好有,搭把手就能解人的燃眉之急。”于丽霞回忆起29年前的事,直说有些模糊,不怎么记得了。“这个孩子上学的时候,就很低调,她这个事我们也是才知道的,在班级群里一发,同学都很惊讶。”刚退休的贾惠艳老师是当时于丽霞的班主任,她评价道。韩建华接受了于丽霞的帮助,不停承诺着“我一回去就给你还钱”,互相留下了地址,简单聊了聊就分开了。一别29年,韩建华说:“我回到家就汇钱了,但是没有成功,钱退回来了。”这“元”成了韩建华心里的包袱,从年至今,韩建华每每想到这个事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辜负了一颗爱心和善心。他捏着写有“农二师华山中学”的地址,多次写信未果,甚至凭借着对话记忆去了于丽霞的家乡,依然未果。29年,韩建华出国深造,再回国创业,忙忙碌碌中,依然没有放弃寻找于丽霞。与此同时,韩建华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这份爱传递给别人,他先后为云南、四川等贫困山村的学校捐赠太阳能路灯和台灯,用爱为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点亮一盏心灯,在黑夜里照亮前行的路。他说:“每当我做完这些事之后,内心才会很平静,觉得没有辜负那‘元’。”今年9月一个偶然的想法,他搜索到了华山中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