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随意简化高安村名,做法可不可取 [复制链接]

1#

求职招聘

房屋租售

店面转让

所谓有名之山,在这里不仅仅是指那种蜚声省内外,以历史、宗教、风光而著称的旅游之山,也指那种在高安地方史册中查得到名字的普通之山。当然,一座普通之山能被收入地方史册,也说明这座山在当地还是有点名气的。它要么是其高度较出众,能成为当地的突出地标;要么是其历史有掌故,记载过当地的传奇故事;要么是其风光特优美,留下过游客的流连脚步;要么是其土产较丰富,吸引过客商的慕名而至。否则高安那么多山,为何独独这几座山被载入史册?

年高安首次地名普查,全县山岭也在普查之列。由于高安山岭(当然包括一般的岗、堎、垴、堆在内)实在太多,以致高安史册很难将其悉数收入。于是便以乡镇为单位,由各乡镇酌情推荐几座本地有代表性的山岭载入史册。也许是为照顾每个乡镇都有名山入册,其高度标准并无统一要求,即使海拔只有40米,也可作为一地名山而入册。于是,在年编著出版的《高安县地名志》里,全市入册的大小山岭便有座。

在这座入册的山岭中,海拔米以上的高山大岭共有座。其中米以上的有17座,全部集中在华林和伍桥两个乡镇,其中华林13座,伍桥4座。由高到低依次是:华林寨(海拔.40米)、垛石岭(海拔米)、四尖峰(海拔米)、白露坛(海拔米)、大坳里(海拔米)、仙女寨(米)、狮子石(海拔米)、汉山(海拔米)、李家岭(海拔米)、丫口石(海拔米)、担种里(海拔米)、高胡坛(海拔米)、坳头岭(海拔米)、瑶前岭(海拔米)、长湾坳(海拔米)、尖菇岭(海拔.40米)、缺夫岭(海拔米)。

全市米以下,米以上的山岭,共有座。其中田南镇9座:福相山(海拔.1米)、轿顶山(海拔米)、龙光山(海拔.90米)、石叭山(米)、洋叭山(.30米)、狮子山(海拔米)、樟脑山(海拔米)、刁石岭(海拔米)、虎头关(海拔米)、;建山镇7座:建山(海拔.40米)、圆岭寨(海拔.50米)、大岭顶(海拔.70米)、黄牛岭(海拔米)、庙仔山(海拔米)、雷祖山(海拔米)、院背岭(海拔.40米);

相城镇13座:鸡公岭(海拔米)、洪石岭(海拔.60米)、烟家岭(海拔米)、漳浒山(海拔.30米)、楼岭(海拔米)、大岭山(海拔米)、蜡烛山(海拔米)、长石岭(海拔米)、母岭(海拔米)、尖古岭(海拔米)、跑岭(海拔米)、跑岭(海拔米)、狮子山(海拔米);太阳镇2座:古牛岭(海拔.50米)、蜡烛山(海拔米);

新街镇6座:尖峰岭(海拔米)、大岭(海拔米)、斗笠山(海拔.30米)、石龙山(海拔米)、云岭(海拔.90米)、神岭(海拔米);八景镇1座:大鸡岭(海拔米);独城镇4座:青山(海拔米)、狮子山(海拔米)、邹古岭(海拔米)、老虎山(海拔米);上湖乡1座:八达岭(海拔米);

灰埠镇13座:钧山(海拔.40米)、寮山(海拔米)、千公岭(海拔米)、尖古岭(海拔.20米)、曦岭(海拔.40米)、屠刀岭(海拔米)、楼岭(海拔米)、犁头岭(海拔.90米)、打鼓岭(海拔米)、姑头岭(米)、八斗岭(海拔米)、五公岭(海拔米)、无头岭(海拔米);黄沙岗镇4座:琴岭(海拔米)、牛毛岭(海拔米)、尖石岭(海拔米)、磨盘岭(海拔.70米);

荷岭镇9座:荷岭(海拔米)、尖公岭(海拔米)、枫岭(海拔米)、鸡公尖(海拔.6米)、黄金城(海拔米)、二平岭(海拔米)、上下岭(海拔米)、清潭岭(海拔米)、象鼻嘴(海拔米)、;蓝坊镇1座:大山(海拔米);大城镇5座:虬岭(海拔.60米)、白仙岭(海拔.70米)、小岭(海拔米)、北家岭(海拔米)、京岗岭(海拔.60米);

汪家圩乡9座:米岭(海拔.70米)、马鞍岭(.70米)、狮子岭(海拔.60米)、街亭岭(海拔米)、凤凰山(海拔米)、峦岗岭(海拔米)、雷火岭(海拔米)、牛伏岭(海拔米)、骡子石(海拔米);祥符镇1座:肖仙岭(海拔.70米);石脑镇1座:铜鼓岭(海拔.20米);村前镇8座:仙姑坛(海拔.50米)、鹅子山(海拔米)、沙帽岭(海拔.10米)、深窝岭(海拔.50米)、狗子脑(海拔米)、台峰岭(海拔米)、婆婆山(海拔米)、大刀山(海拔米);

伍桥镇23座:屙屎岭(海拔米)、凤凰山(海拔米)、六泉岭(海拔米)、以易山(海拔.80米)、珍珠岭(海拔米)、南岭(海拔米)、曹岭(海拔米)、轿岭山(海拔米)、闲岭(海拔米)、尖刀山(海拔米)、东岭(海拔米)、远山庙(海拔米)、菩萨岭(海拔米)、李家岭(海拔米)、雷公岭(海拔.50米)、灌同岭(海拔.20米)、高胜岭(海拔.30米)、大石岭(海拔米)、尖古岭(海拔米)、张古岭(海拔米);

华林山镇16座:佛岭坳(海拔.50米)、观音堂(海拔米)、九菜坳(海拔米)、桂阳州(海拔米)、桐子坳(海拔米)、白阳坳(海拔米)、艾家岭(海拔米)、南岭(海拔米)、山保岭(海拔米)、余玻岭(海拔米)、高垴头(海拔米)、麂子岭(海拔米)、尖公岭(海拔米)、送子岭(海拔米)、坪子岭(海拔米)、马屎岭(海拔米)。

全市米以下,20米以上的山岭共收录56座:其中瑞州街道1座:铜鼓岭(海拔65.7米);汪家圩乡2座:南瓜岭(海拔70米)、老虎山(海拔40米);大城镇5座:南磨子岭(海拔91米)、北磨子岭(海拔77米)、羊姑岭(海拔75米)、乌龟垴(海拔70米)、磨盘山(海拔50米);村前镇5座:竹竿岭(海拔87米)、金家山(海拔78米)、良伞老(海拔75米)、跑马场(海拔75米)、店背山(海拔70)米;

祥符镇5座:铜鼓岭(海拔68.9米)、狗头山(海拔65米)、猪头山(海拔64.8米)、莲花山(海拔62米)、中岗岭(海拔50米);龙潭镇7座:马家岭(海拔78.9米)、凤凰山(海拔76.5米)、老虎山(海拔70米)、狮子岭(海拔70米)、仙姑坛(海拔70米)、官山(海拔70米)、万歩山(海拔60米);石脑镇5座:青山岭(海拔92.1米)、木盆岭(海拔89.6米)、梳子山(海拔75米)、旗山(海拔60米)、马脚山(海拔60米);

蓝坊镇3座:雷家尖(海拔91米)、马鞍岭(海拔84米)、美狮岭(海拔74米);杨圩镇7座:牛子岭(海拔89米)、打鼓岭(海拔76米)、凤凰山(海拔70米)、百峰岭(海拔70米)、狗子山(海拔60米)、高岭下(海拔60米)、磨子岭(海拔60米);荷岭镇2座:仙女堆(海拔73米)、角家老(海拔69米);上湖乡2座:火焰山(海拔57.1米)、狮子山(海拔55米);

黄沙岗1座:挂榜山(海拔46.9米);灰埠镇4座:阳谷岭(海拔98米)、老虎岭(海拔95米)、铜鼓岭(海拔75米)、狮子岭(海拔69.7米);独城镇1座:斧头岭(海拔74米);新街镇2座:大佛岭(海拔86米)、马鞍岭(海拔64米);相城镇4座:大石岭(海拔97.9米)、华岭(海拔78.3米)、三家岭(海拔65米)、萝卜石(海拔40米)。

▍信息来源:高安寻古(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文编辑:高安百事通

精品店面整栋转让:

瑞阳大道小乡镇饭店旁,两栋连体楼(一楼为四个大的高层高店面),带后院,一到四楼两栋共0平方转让。楼房三侧均方便停车

有意者请联系:阳女士

在看的请戳下“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
高安村名中的化繁为简

作者:谢华平

一般人都有这样的习性,就是行路图近,做事求简。因而在一些地方,常见两路相交处的草坪或田地里,被抄近路者踏出了一条小道。哪怕这条小道不足三四米,有些人就是不愿多绕几歩去循规蹈矩的走正道,硬是要置践踏草坪与庄稼于不顾。这反映在村名的书写上,就是希望村名的字数尽量少,村名的笔画不要多。

比如在村名的字数上,大城镇古楼村委会原有一个小村庄,年收录在《高安县地名志》里的时候,其名原汁原味的叫“竹里架子”,村名字数不带“村”字就有四个。20年后,在《高安姓氏大观》里被写作“竹架子”,字数较前少了一个。年笔者到该村采风,见挂在村民家门上的门牌名字(除掉“村”字)已是“竹架”二字了。同一个村名,在三个媒介中,字数一个比一个少。而且笔者在将《高安姓氏大观》与《高安县地名志》作比较的时候发现,《高安姓氏大观》里的村名字数普遍要比《高安县地名志》里的村名字数少。

遍览《高安县地名志》和《高安姓氏大观》这两本地名史料,笔者发现,高安村名从字数上看,有四字名、三字名和二字名三种,其中以三字名和二字名居多。如“竹里架子”、“小茅棚”、“安塘”;“黄笯前屋”、“黄泥岗”、“鸡坑”;“桂花树下”、“梁家咀”、“大安”等等。还有少数五字名,如“左家坊老居”、“金川门陈家”、“坑里胡家村”。当然,后两个五字名中若是去掉“陈家”、“胡家村”字样,其名也是三字名或二字名。其实,在高安所有村名中,不管几字名,绝大部分都是带有“家”、“村”字样的,如“火堎李家”、“江尾杨家”、“坑下章村”、“老屋吴村”、“李垅村”、“梁况村”、“刘家”、“李家”、“熊村”、“聂村”等等。

如果村名以带“家”“村”二字来分类,在《高安姓氏大观》里,这类村名是最多的。因为这本资料将《高安县地名志》里的大部分五字名、四字名、三字名都简化成“某姓带家或村”的二字名了。如以蓝坊镇辖区的村庄为例,在《高安县地名志》里,有“塘坊埠”、“邹家堆”、“溪洲葛家”、“茜头王家”、“大路邹家”、“滩上徐家”、“店里刘家”、“坑里涂村”、“塘溪胡村”、“塘门江村”、“历崇聂家”、“松塘范家”、“莆田垅赵家”、“马鞍岭宋家”等村,在《高安姓氏大观》里分别简化为“唐家”、“邹家”、“葛家”、“王家”、“邹家”、“徐家”、“刘家”、“涂家”、“胡家”、“江家”、“聂家”、“范家”、“赵家”、“宋家”。也就是说把“某姓带家”村名前面的“帽子”当做“累赘”给摘掉了。

那么从实际而言,这种“帽子”是不是村名中的“累赘”呢?为什么村名中要带“帽子”呢?因为这种加在村名前面的“帽子”,就像语法里用来修饰名词的定语,可“标明村名所代表的地理特征,用以区别其它同名村落”的词语,笔者权且称其为“附加名”吧。因为在高安,同姓的村庄不止一个,例如上例中的蓝坊镇共有5个邹家,当然这5个邹家不在同一个村委会内,当地人对这5个邹家的地理位置也都熟悉,在特定的范围内仅称“邹家”,估计彼此也都知道所指的是哪里的邹家。但若是外人,或在远离该区域的地方说邹家,你不带上个附加名,谁会知道是哪里的邹家。

尤其是高安大姓村庄多,若都仅以“某姓带家或村字”来命名,那村庄同名就不可避免了。例如排名高安前十位的“刘”、“陈”、“李”三姓,在《高安地名志》的“汉语拼音音节索引表”中,一溜儿下来,有15个刘家,11个刘家村;14个陈家,5个陈家村;13个李家,4个李家村。

这么多同名村列在一张表里,如果不加旁注,是毫无现实意义的。所以在这张索引表里,15个“刘家”后面,就得分别标注出这些刘家所在的乡镇名:诸如蓝坊、太阳、村前、矿山、独城,等等。倘若同一个乡镇不止一个刘家,那除了标注乡镇名外,还得标注村委会名称,例如蓝坊镇有三个刘家,于是索引表中就得在这三个“刘家”之后分别标出“蓝坊新社”、“蓝坊魏家”、“蓝坊石牌”的字样。

由此可知,村名在特定的场合还非得戴顶“帽子”,用上附加名不可。其实,在古代,所有村庄名都是带有附加名的。例如清同治十年(公元年)版的《高安县志》里记载的村庄名都是如此,并无一个叫“某家”或“某村”的。其特点是姓后不带“家”不加“村”,而是姓前“戴帽”。当然这顶帽并不是我们现在觉得累赘的附加名,而是实实在在的村庄名。

在此笔者不妨抄录几个明清时期的村名来佐证。就以蓝坊镇的塘坊、万石、铜湖村委会范围内的村庄为例。在明清,蓝坊镇这三个村委会所在的行政区属于一区信义乡二都。二都共辖3图12里6姓(注:都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村委会;图相当于现在的村民小组;里相当于现在的自然村)。其村名是这样记录的:城头梁、溪上梁、铿尚梁、瀚湖喻、庙下喻、店里喻、喻方喻、新井喻、东溪梁、唐坊唐、唐坊万、高溪王、邹堆邹。其村名结构是“地名加姓”。看其中的5个喻姓村,喻字前面都有一个各具特色的地名,地理特征与姓氏一目了然。

可现代的人们,尤其是政府部门担任文字书写的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减少书写的时间与劳累,总是希望村名的字数越少越好,即使不是“姓氏带家或村”的模式,人们也总是乐于选择二字名。如在《高安县地名志》里,瑞州街道有“龙王庙”、“小湖桥梅家”、“檀树岗傅家”,筠阳街道有“湖背晏家”的村名,在《高安姓氏大观》里就分别改成了“龙岗”、“小湖”、“耘岗”、“胡晏”。在《高安姓氏大观》里,除了龙潭镇的村庄名基本保留带附加名的原特色未变外,其他乡镇的村庄名基本能改的全部改成了姓氏带家、村或其他二字名。

高安村名的化繁为简,还体现在对村名笔画的减少上。如《高安县地名志》里,筠阳街道东门村委会的“潭溪”、伍桥镇洋源村委会的“易港里”、学山村委会的“水埠邓”、汪家圩乡白沙村委会的“塅子里吴家”、团山村委会的“铜峰”、仓下村委会的“炉峰”和“前峰”等村,在《高安姓氏大观》里就分别改成“坛溪”、“易巷”、“水背”、“汗子里”、“同丰”、“卢丰”和“前丰”。

这种减少了字数或笔画的村名,与老村命名者的取义是否相符呢?显然是或多或少的偏离了原村名的实际意义,或多或少的减少了原村名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信息。例如“龙王庙”,之所以叫“龙王庙”,原本并不是因为该村所在地是像长龙一样的山岗,而是有着一段关于此处龙王庙的来历,以及该庙庙主龙王神的美妙传说。

再如“檀树岗”与“耘岗”、“湖背晏家”与“胡晏”、“潭溪”与“坛溪”、“易港”与“易巷”、“水埠”与“水背”、“塅子里”与“汗子里”、“铜峰”与“同丰”、“炉峰”与“卢丰”,这明眼人一看就知其含义的不同。人家原本是立村于“长满檀树”的山岗上,怎么就变成了“田地除草”的山岗呢?人家原本是居于湖背的晏姓,怎么就变成与胡姓合居了呢?这“潭”是“深水池”,能与“祭祀的土台”之“坛”相同吗?明明“港”是“江河的支流”,怎么就变成“狭窄的街道”呢?

“水埠”是“水边码头”,“水背”是“水的后面”,虽然都在水边,但总是有所差别的。这“塅”与“汗”根本就是两个字音字形字义完全不同的字,怎么能随便取代呢?还有“铜峰”、“炉峰”、“前峰”,原本是指三座不同的山峰,现在将“峰”改“丰”,尽管词义境界上有所提升,但毕竟去掉了原词的地理信息。尤其是“铜峰”与“炉峰”,还包含了“远古时这里曾开采过铜矿”的历史信息。

由此笔者认为,这种罔顾村名内涵与历史信息而随意简化村名的做法不可取,倘若是工作中的速记偶尔为之也许无关大碍,但作为政府文书,历史档案,则应尽量遵循原名来写,正如人之姓名,错一字都不行。

本文完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自谢华平老师开设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