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速建设康庄大道
身为市交通工程公司总经理的肖国华长年奉献公路工程建设事业,他与公路结缘的时间甚至更长于与妻子相识相守的日子。尤其在243省道建设中,他始终处于一种“我在施工现场,或者在去现场的路上”状态中,以至于很少有人会看到他在办公室,即使在办公室,也是有非处理不可的事,或是雨天召开会议。
2006年7月,踌躇满志的肖国华从镇江来到句容市交通工程公司,肖国华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了严格的技术质量要求,并特别规定把“每一个分项工程都达到优良标准”作为奋斗目标。在施工中,严格执行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凡不合格的工程均返工重建,凡达不到优良标准的不予交工计量。243省道A标400米石灰土经检测不合格,肖国华迅速召集班子成员开会,要求对此段立即返工,并举一反三,在全路段进行警示教育。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管理出安全和效益。在今年公路工程31个标段建设中,工程一开工,肖国华就一头扎进工地中。他事必躬亲,协调施工关系、监督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技术指导等。怎一个“苦”字了得,每一次铺开工程时,肖国华都一个一个施工点的一次一次检查、协调。肖国华的同事说,他根本就没有上下班的概念,也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经常顶着雨水或冒着酷暑,中午没有休息,晚上又要召集相关施工单位和部门讨论解决进度、质量、安全问题,协调内部之间、内部与监理、施工、业主之间的关系问题,有时累了、困了,能在车上闭闭眼就是休息了。
一遇到雨天,他就召集有关人员开会,研究工程的具体问题。
身为公司负责人,肖国华每天都巡回在施工现场,从原材料进场到工程收方,从工程设计到质量监督,从施工程序到造价控制,认真参与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细小环节。243省道的施工队队长对此深有感触:“肖国华每天都要来他的工地2、3趟,趟趟都是一边走一边看,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不拖延,有时晚上10点多钟了还来工地检查。”243省道一鱼塘在清淤时,施工队在淤泥未清到位时就开始填土,肖国华发现后,立即予以制止,并要求重新清淤填土。
“累倒不怕,就是一天不上工地放心不下。”这就是肖国华的工作精神。46公里的243省道施工现场,有20公里在通车,虽有警示标志,但仍有安全隐患。肖国华晚上上路,一是检查工程,做到心中有数,便于第二天安排工作;二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一天晚上,肖国华来到243省道东南环14公里处,发现路上有散落的红砖,且已被汽车碾碎,会给夜行的摩托车、自行车造成安全隐患,他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到现场予以清除。 颜和平 张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