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宁:以“减负增收” 促“扩内保增”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2011年经济工作,部署2012年经济工作,强调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可概括为保增长、调结构、管通胀、扩内需。 保增长无疑是明年经济工作第一要务,增长若失速,就业就会出问题,从而波及社会稳定。 调结构势必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不管具体力度作何把握,它或多或少都会对保增长与稳就业形成一定的 对冲 。 管通胀意味着不能通过增加流动性来保增长,更多须依赖积极财政政策来保增长。然而,此回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与2009年推 4万亿元财政刺激计划 时的提法虽一样,但具体指向则完全不同。上一回 积极 于财政直接投钱,这一回要 积极 于 财政让利 ,通过对实体经济结构性减税来增加企业利润,从而使企业看到希望,增加实业投资并最终刺激增长。否则,由于实体经济眼下利润极薄,单纯靠财政投钱,势必导致更多资金流出实体之外作短期投机套利,并迅速拉高CPI指数。 扩内需最本真,但也最困难。难就难在扩内需哪怕维持基本的 生存内需 ,百姓兜里都得有钱。所见,扩内需必须以增收入为前提。 通过减税负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保增长方能落到实处。增加百姓尤其是社会中下层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内需才会有实质性而不是 补贴性 扩大。 经以上梳理,可进一步浓缩为 减负增收 和 扩内保增 八个字。其间的环环相扣的逻辑关系是:为企业减税负 员工增收 拉动消费 致经济增长 税基扩大 最终企业、百姓、社会、政府皆因良性循环各得其所。 明年经济工作思路清晰、方向明确,但这毕竟还只是一种愿景,要使会议精神得到落实,减税负显然是把整盘棋走活的第一枚 宫子 。 上周末公布的前11个月财政已逼近10万亿元,考虑到12月份历来是税收入库的高峰月,全年财政破11万亿元甚至逼进12万亿元已铁板钉钉。国库如此充盈,明年加大减税力度,在 支付 上不存任何困难。假定明年全年财政为13万亿元,若减税总额达到1%,不过区区1300亿元。若能减税3%,也不到4000亿元。基于每减税1元能连带拉动社会 复合消费 5元综合效应,理论上当能新增2万亿元内需。 诚然, 理论内需 不等于 实际内需 ,减税须与增收配套。要用法规约束企业主把减税好处强行切出一大块用于为员工加薪,如是, 实际内需 才会逼近 理论内需 。这个法规暂叫《工资正常增长条例》,该法规2008年年初开始起草,最初称第二年颁行,后又改口2010年 一定颁行 ,可拖到今年7月则干脆声称 工资立法没有时间表 有法律强制,员工要正常加薪都不容易,没法律强制自然困难更大。所以,工资立法不可再拖。否则,明年 减税增收 就缺一个 轮子 ,会直接拖 扩内保增 之后腿。 财散才能财聚,财聚促使更大程度财散,如此周而复始,于经济、于企业、于社会、于百姓、于国家才能生生不息 是为发展之良性循环。明年 减负增收 若能口惠实至 哪怕打点折,都是企业之幸,民生之幸,社会之幸,经济之幸。亦是国家之幸。 鲁宁(上海 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