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份,安徽临泉县政府发布通告,称为使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顺利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将在全县开展不良贷款清收。当地成立了不良贷款清收工作领导小组,县长梁永勤挂帅,纪检、组织、公检法等有关负责人参与。县政府向各乡镇、村庄下达催贷任务,完不成任务将被停职免职,学校老师也被发动起来追贷。拒不还贷的欠贷人将被停发养老金、低保,甚至被拘留。(12月29日《新京报》) 看到这个消息,忽然感觉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那个时候的乡村干部到农村催收“三提五统”,讲究包村分任务,完不成的机关干部将会受到追究。而如今过去了几十年,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提出依法治国的背景下,这种行政强制式的运动仍在发生,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银行收回欠贷理所当然。但银行收贷自然有收贷的规矩,如果欠贷人不还,自然可以走民事诉讼的路子。但临泉县政府却“越俎代庖”,将这本来该由法律管的事情揽过来,动员全县力量替信用社追缴贷款,而且还和公职人员个人考核、升迁相挂钩,完不成任务者甚至还会被停职,这不能不说是政府的公权力在“裸奔”。 殊不知,这“株连式催贷”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其实质是行政权力的滥用。这种行为看似强硬,其实很低劣。因为其从根子里就不是很阳光的东西。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该县的部分领导还真是不学法、不懂法,而且还带头违反法律,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近年来,社会上诚信失范现象频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不容乐观:如无良商家为牟取暴利制假造假,个别明星见钱眼开,为劣质产品作广告代言,就连被誉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也未能幸免,学术造假丑闻频出,等等。在此等情形下,各级政府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迫在眉睫。 从报道看,临泉县大概30年前就有人欠债不还,可见该县的公民诚信体系建设之滞后,在此种信用环境下,政府不是想方设法在加强公民诚信体系建设方面有所作为,却在急功近利、滥用职权上大做文章,甚至还将行政的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这劲还真是有点使偏了。 由此看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法治政府还任重道远。还真得请各级政府认真地学法、懂法、用法,特别是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时先要动动脑子,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为。如果老是刹不住公权力的缰绳,让它任性“裸奔”,那早晚得把你关进制度的笼子。 作者:张培国
杨锦麟杯酒《夜夜谈》
(本报何芳芳邱青青)
近日公司公告称,拟与自然人茆诚、杨惠超、左德荣共同投资人民币5,000万元设立合资公司,开展智慧城市清洁能源应用的相关业务。其中本公司以超募资金2,000万元出资,持有合资公司40%的股权;自然人茆诚、杨惠超、左德荣各持有合资公司35%、23%、2%的股权。
如果 蓝天项目 确实存在造假,戴雄文说, 我们会依据《基金会管理条例》第42条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