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韦奥洛契庄园
一条条乡村道路整洁干净,笔直地延伸向每一户农家;一户户农家小院窗明几净,邻里聊天中爽朗的笑声不时飘出院落;一座座村庄多姿多彩,犹如一幅幅油墨画,铺展在阡陌大地上——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力推进下,“村村景不同,村村风韵浓”的建设格局正在额尔古纳大地应运而生。
近年来,该市坚持“城市精细化、乡村现代化”思路,走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建设双轮驱动、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改革发展成果城乡共享的特色发展之路。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及面、串点成片,不断向各村庄拓展,一幅幅乡土气息浓郁、人文特色鲜明、人居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现。
宜居宜业村美人和
该市3乡4镇2个街道办事处和5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是充满“乡愁”“乡情”的生态画卷,更是一张引领全市6.8万百姓奔小康浓墨重彩的满意答卷。
作为自治区“十县百乡千村”二类示范旗市,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方向,以增强各族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目标,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编制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持续推进经济、文化、环境等建设内容,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额尔古纳路径”。
全方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实施村庄清洁战役、美丽庭院建设、农村牧区“厕所革命”、垃圾和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绿色生态村庄建设等新农村建设项目,全力打好“城乡环境大整治攻坚战”。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覆盖所有行政村,均建有嘎查村文化服务中心。曾经的“脏乱差”农村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展新颜、换新衣,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该市被自治区列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市”。
“我都75岁了,做梦也没想到能像城里人一样住上楼房啊,现在水龙头一拧就有自来水,冬天有暖气,再也不用劈柴火、拎煤了,这多幸福啊。”说到如今的生活,上库力前进村村民赵莲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每个乡镇都建立了以苏木乡镇政府、相关部门、村(场、队)委会、管护队、农牧户“五位一体”后续管护机制,最大限度调动村民组织和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自我管理,长效管理。
宜商宜行民富镇强
“绿水青山蕴福祉,共同富裕是根本。”美丽乡村建设不是简单的打扫卫生,而是提档升级、便民惠民。美丽以后的乡村怎么富起来,成为当地各级政府共同思考的问题。
三河回族民族乡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一个回族民族乡。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突出兴业富民,壮大产业经济,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乡政府通过在“家门口”举办实用技能培训班、成立特色食品产业协会、帮助商户“线上线下”打通销售渠道,加强特色产品宣传推广,成功打造出“三河全麦帘子饼”“三河毛毛狗手工艺品”“上护林家庭游”等多个优质品牌,助力当地余人实现增收目标,取得经济效益近万元。特色产业真正成为了富民增收的“金钥匙”。
三河地区知名的“微商达人”马知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