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留下过浓重的笔墨。
他们所建立的“辽国”,疆域最大的时候,东至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至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至河北南部的白沟河,幅员广阔,面积高达万平方公里。
他们把东北的女真人,漠北的蒙古人当小弟,呼来喝去;他们与北宋分庭抗礼,澶渊之盟,让他们每年可以从北宋获得白银10万两,绢布20万匹。
甚至在今天的俄罗斯语言中,他们称呼中国的发音,就是“契丹”。
但是,时至今日,契丹人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或迁移,或融合,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族群。
那么,契丹人到底去了哪里?谁才是他们真正的后裔?
唐末乱世,给了契丹人崛起的机会
契丹人的老祖宗,是鲜卑人,在匈奴人被赶跑之后,入主草原,成为继匈奴之后的北方霸主。
东晋十六国末年,鲜卑族的拓跋珪建立了北魏,逐步统一了北方,中国开启了南北朝时代。
也就是这个时候,鲜卑族开始分化,一部分鲜卑人跟着孝文帝南下洛阳,逐步汉化,另外一部留在老家的鲜卑人,分裂成了柔然,契丹,室韦(蒙古)三部分。
柔然占据了草原,北魏时代,柔然成为北方霸主,但是后来不幸被自己的“打铁匠”突厥给灭了。
隋唐以后,北方霸主是突厥,也是李世民的老仇人,经过唐朝多年持续不懈地打击,突厥最终被灭。
公元年,大唐灭亡,天下大乱,契丹人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机会。
在唐朝初年,契丹人分为八个部落,李世民在那里设置了“松漠都督府”,来管理契丹人。后突厥建立后,契丹人曾经跟着突厥人混过一段时间,后突厥被回纥所灭后,契丹人又成了回纥的小弟,持续了上百年。
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之后,于公元年正式称“大汗”,建立“契丹国”。因为,就在这一年,大唐灭亡了,朱温的后梁取代大唐,中原地区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在辽国的发展史上,有两个女人很重要,一个是耶律阿保机的老婆述律平,一个是辽景宗的老婆萧燕燕。
耶律阿保机去世后,皇后述律平总揽朝政,他果断地舍弃了原太子,改立次子耶律德光为新皇帝。
公元年,中原地区的“五代十国”已经进入到“第二代”后唐时代,一个臭名昭著的人物即将登场,这个人叫石敬瑭。
为了谋取帝位,石敬瑭主动认耶律德光为“干爹”,并许诺,如果契丹人帮他推翻了后唐,登上帝位,他就把幽云十六州割让个辽国。
“幽云十六州”,在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一旦拥有了他,就相当于一只脚踏入了中原的大门。
在契丹人的帮助下,石敬瑭建立了“后晋”,幽云十六州也被耶律德光收入囊中。
石敬瑭死后,他的侄子石重贵继位,这是一个有血性的汉子,他拒绝向契丹人称臣,耶律德光亲自率军征讨,一直打到后晋都城开封。
耶律德光在开封再次称帝,改国号为“辽”。
不久,耶律德光病逝,契丹人忙着争夺帝位,一阵风似的又回到草原,中原无主,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出场,建立了“后汉”。
契丹人的鼎盛时刻,是在另外一个女人,萧燕燕手里发展起来的。
辽景宗死后,萧燕燕以太后身份临朝听政,她重用汉人韩德让,重点经营幽云十六州,大力吸收汉文化。
公元年,萧太后带着自己的儿子辽圣宗,亲自讨伐北宋,她出兵的理由是收复被柴荣打下的“关南十县”。
这个“关南十县”,是幽云十六州的一部分,柴荣在位的时候,打下了关南十县,改名为“雄州”,就是今天的雄安新区中的雄县。
北宋这边,在寇准的苦劝之下,宋真宗赵恒御驾亲征,来到了澶渊。原本北宋是有能力把契丹人赶回去的,趁机收复幽云十六州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是,赵恒这小子没有打过仗,一心求和,萧太后递过来一个橄榄枝,他就赶快接住,双方很快签订了《澶渊之盟》。
至此,契丹人和北宋之间,形成了长达年的和平时期。
在契丹人和北宋都享受安逸的时候,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悄悄的崛起了另一支势力,那就是女真人。
百年之后,女真人,将亲手终结契丹人的命运!
辽国灭亡,契丹人走上了不同的命运十字口
公元年,金国联合北宋共同出兵进攻辽国,辽天祚帝出逃到夹山,就是今天湖南石门县。
从此以后,契丹人开始分裂,大致分为“出逃者和“融合者”。
先说出逃的一部分。
辽天祚帝出逃后,耶律大石和李处温等人不知道他的生死,于是就另立了一个新帝,史称“北辽”。但是,这个小朝廷毫无斗志,在投降金国和北宋之间摇摆不定,后来天祚帝把他们给灭了。
公元年,天祚帝被金国人俘虏,后去世。
天祚帝死后,耶律大石带着一部分契丹人继续向西逃,在今天的新疆一带建立了一个“西辽”政权。
西辽传三世三帝,立国87年,势力范围一度扩展到中亚,包括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后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所灭。
辽国宗室耶律留哥逃到了吉林一带,他在那里建立了“东辽”,后来耶律留哥的弟弟耶律肆不造反,建立了“后辽”,蒙古军进攻后辽,有近万的契丹人 ,进入了朝鲜。
这些出逃的契丹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契丹贵族。
他们散落在今天的中亚,中国新疆,东北,朝鲜,经过上千年的历史,他们已经与当地人融合,适应了当地的文化,风俗,生活习惯,甚至是长相。
再来说说融合的一部分。
对于普通的契丹人来说,活下来,是他们的第一目标,于是,大量的普通契丹人投靠了金国,蒙古,南宋,与当地的百姓融为一体。
年,在云南施甸县出土了一块刻着契丹文字的石碑,通过研究证实了,当地的阿、莽、蒋氏是契丹人的后裔。
近年来,又通过DNA技术,对生活在内蒙,黑龙江的达斡尔族进行了对比,发现他们与契丹人非常接近,这也证实了达斡尔族是契丹人的后裔。
在历史的发展中,多民族的融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契丹人曾经创造了辉煌,最终又融合到世界大家庭之中,也算是一种历史规律吧。